一胖毁所有?不,被你嫌弃多年的脂肪,其实好处不少
发布日期:2023-02-28好不容易熬到春节,家里宰杀好了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鱼,年货零食堆满一桌。在外吃了一年外卖,大家都冲着这几天好好进补。
但在享受老母亲的投喂时,一个声音总在耳边响起:“别吃啦,再吃就胖出天际啦。”看着身上厚厚的脂肪,你满满的负罪感涌上心头……
其实,被你嫌弃的皮下脂肪(如位于臀部、髋部、手臂等处的脂肪),也有大作用。
女性的皮下脂肪,可预防中风和老年痴呆的发生
在人体中,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:上半身皮下脂肪、下半身皮下脂肪以及腹腔内脂肪。其中,皮下脂肪是贮存在皮下的脂肪组织,人体约有2/3的脂肪贮存在皮下组织。
前阵子,一项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《Diabetes》的研究表明,女性囤积在身体的皮下脂肪,可以在更年期前预防大脑炎症,减少中风和老年痴呆的发生风险。
研究报告显示,女性倾向于沉积皮下脂肪,可起到预防大脑炎症的作用,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更年期;而任何年龄的男性都更容易沉积内脏脂肪(即:将军肚),这种脂肪易引起炎症,诱发心脏病、中风等。
为了了解大脑是如何发炎的,研究人员观察了雄性和雌性肥胖小鼠在不同时间段脂肪组织数量、脂肪组织增加的位置、性激素水平、大脑炎症水平等情况。具体动物实验大致如下:
实验一:给小鼠投喂高脂饮食,与雄性小鼠相比,雌性小鼠在进入更年期前皮下脂肪更多,内脏脂肪更少,且未发现大脑炎症或胰岛素抵抗迹象(胰岛素抵抗可增加炎症并导致糖尿病);待48周绝经后,雌性小鼠的脂肪位置开始囤积在内脏部位,与雄性小鼠相似。
实验二:切除小鼠的皮下脂肪,皮下脂肪的减少增加了雌性小鼠的大脑炎症,却没有改变雌激素和其他性激素的水平。而没有切除皮下脂肪的小鼠,即使是高脂饮食(该饮食可增加全身炎症),至更年期后才出现与雄性小鼠相似的大脑炎症表现。
实验三:给小鼠投喂低脂饮食,切除小鼠的皮下脂肪,小鼠内脏脂肪增加,身体出现炎症反应,但未出现大脑炎症。
根据实验,研究人员提出了新观点:在性别差异影响的脂肪组织差异分布背后,女性由于皮下脂肪组织的存在,能够提供更多的炎症保护,并可预防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。
别再盲目减肥,适量“囤脂”更健康
“减肥、‘暴瘦’”一直是很多女性的健康与时尚追求,脂肪量的减少固然能让人更显苗条,但人没了脂肪,却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。
有一种病叫做“先天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症”,患有这种病的人,可表现出完全的皮下脂肪组织缺失,他们胃口巨大却伴随着代谢异常,脂肪在肝脏的异常堆积可造成肝损伤,诱发肝硬化,还会造成胰岛素拮抗,导致糖尿病,而且该类病人的血脂往往很高,可增加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……
脂肪是人体重要的“余粮储存库”,可保护人体深层组织,在冬眠的哺乳动物中,皮下脂肪几乎提供过冬的全部能量。由于人类身上毛发少,冬天囤点脂肪,可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。
另外,随着医学对脂肪研究的逐渐深入,脂肪与机体其他组织间的关系也开始被人们所认识,如:体内脂肪是维持女性卵巢功能、生育功能的重要条件;女性脂肪量对股骨颈、全髋和腰椎骨密度具有正面影响;低皮下组织指数与女性肝硬化患者高病死率相关。
此前法国一项颠覆性的动物研究显示:脂肪组织在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如白色脂肪组织中含有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,这两种细胞均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。研究者还发现,小鼠脂肪组织竟能生成造血干细胞,而造血干细胞除了分化造血细胞外,还可分化出肥大细胞(一种免疫细胞,在机体抗击过敏和发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)。
可见,脂肪并非洪水猛兽,它一直充当着人体的保护角色,我们应好好尊重它的存在。当然,过多脂肪堆积可引起病理性肥胖,增加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。通常我们用“体脂率”来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,成人女性体脂率的正常范围为20%-25%,男性为15%-18%,若体脂率过高,依然需要“管住嘴、迈开腿”。
-
眼镜不合格率为15.7%!长期戴劣质眼镜,度数会“飚升”
「你说什么?我没戴眼镜听不清!」视力正常的人以为这是一句玩笑话,然而,这是真的!人们在沟通过程中,其实不仅通过耳朵,还要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。我们的视线看到对方嘴
发布日期:2024-09-10 -
心脏支架手术后活不久?支架到底是救人还是“害人”?医生有话说
说起心脏支架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活不久了!原因无非是觉得身体植入异物后,会影响健康,加上需要长期服用排异药物,药物毒性也很难避免。还有人说支架这项技术已经面临淘
发布日期:2024-09-10 -
手机辐射致癌?睡觉时,手机放多远才不伤身?科学研究告诉你答案
中午小齐一家正在吃饭,身为妈妈的张阿姨顺手把客厅的WiFi给关掉了,随后小齐便说:“我正在打游戏呢,怎么就没网了?”“一起床就开始打游戏,再玩下去手机辐射把癌症都辐
发布日期:2023-03-23